服務熱線:
15205381967
20世紀80年代初,西方發達地區開始對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進行研究和實踐,并在90年代得到迅速發展。垃圾在填埋過程中,通過采取人工水平防滲技術和對填埋場釋放物的處理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垃圾填埋對周圍環境的污染。
而我國絕大部分城市一直采用露天堆放、自然溝填和坑填等傳統方式處理城市生活垃圾。這種盲目性的非衛生填埋方式,既侵占了土地資源,又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隨著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也逐步得到了發展:由簡易堆填,向具有防滲系統、集排水系統、氣系統和覆蓋系統的衛生填理方式發展。
防滲層的構造形式
經歷了不加限制到早期的粘土單層設計,直至近期的柔性膜與粘土復合層的發展歷程。用于填埋場防滲層的天然材料主要有粘土、亞粘土、膨潤土,人工合成材料主要有聚氯乙稀(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超低密度聚乙烯(VLDPE)和氯磺化聚乙烯(eSPE)。
施工工藝和要求:
(1) 垃圾填埋場防滲膜是高密度聚乙烯合成材料,具有較強的延展性和良好的防滲性能,但遇尖銳物易脆裂。因此,HDPE膜的墊層、鋪襯、覆蓋及其他相關作業等在施工過程中均應十分嚴格地加以保護,這是保證垃圾填埋場防滲系統質量的關鍵。
(2)由于垃圾填埋場匯水面積較大,加上深圳地區降水量大,地表徑流和淺層地下水豐富,因此,垃圾填埋場須分別構建3個排水系統,即:地表徑流排水系統、地下水排水系統和垃圾滲漏液排水系統,以構成完整的垃圾填埋場防滲系統。
(3) HDPE膜防滲復合層對施工工藝有很高的要求,特別是HDPE膜的焊接技術需采用專用設備并應有一定的施工經驗,因此施工前應對有關人員進行專門培訓,考核合格方能上崗作業。